【每日一练】重庆事业单位《综应C类》模拟题:论证评价题(5.6)。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请根据给定材料,按要求作答。阅读给定材料,指出其中存在的3处论证错误并分别说明理由。
【材料】
2021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十八连丰”,粮食总产量达 13657 亿斤,比上年增加 267 亿斤,约增长 2%,总产量连续 7年保持在1.3 万亿斤以上,据此,我国粮食生产未来 5-10 年的年产量将继续保持在 1.3 万亿斤以上。
但是,我国粮食安全仍面临着消费量增长快于产量提高、产量提升空间收窄、耕地面积增长困难等挑战。应对粮食安全问题的出路之一,是利用盐碱地科学培育和种植海水稻。海水稻又称为耐盐碱水稻,是一种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海边滩涂及内陆盐碱地生长的水稻。简单地说,海水稻是一种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
我国有 15 亿亩荒芜的盐碱地,其中适合种植海水稻的约 2 亿亩,主要包括滨海小流域盐碱地、新疆干旱半干早盐碱地、东北苏打冻土盐碱地、环渤海盐碱地和东南沿海新生盐碱地等。
海水稻原是一种野生稻,耐盐碱但产量低。海水稻科研主攻方向是在野生海水稻基础上,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将其耐盐碱基因与杂交水稻高产基因相结合,培育能在盐度5%~7%、pH值9.0左右的盐碱地正常生长的优质高产杂交海水稻。经多年技术攻关,这项研究获得一系列可喜成果。2020年10月,M海水稻研发中心在新疆、内蒙古、黑龙江、浙江等 10 省份种植的 10万亩海水稻全部完成产量测评:亩产最高739.7 公斤,最低 320.8 公斤。据此推算,10省份10万亩海水稻平均亩产达500 公斤以上。通过试种,2017~2021 年全国年均有10个杂交海水稻新品种通过审定,由此可知,到2022 年底全国通过审定的杂交海水稻新品种或将达到 60个。
【参考答案】
1.A:第一段由“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在1.3万亿斤以上”推出“未来也将保持1.3万亿斤以上”存在论证错误。
B:连续7年在1.3万亿斤是粮食总产量过去的情况,无法和粮食总产量未来进行类比,属于类比不当。
2.A:第二段由“海水稻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海边生长”推出“海水稻是在海水中生长的水稻”存在论证错误。
B:因为“不惧海水短期浸泡,能在海边生长”和“在海水中生长”概念不同,不能简单的等同,属于偷换概念。
3.A:第四段由“10省份10万亩海水稻最高和最低产量”推出“海水稻平均亩产500公斤以上”存在论证错误。
B:因为平均亩产需要10个省份的具体产量,并不能根据10省份海水稻最高和最低产量计算,属于统计学谬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