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练】2024重庆三支一扶职测模拟题:言语理解(4.14)。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言语理解】近年来,各种古诗词类文化活动备受民众青睐,包括《中国诗词大会》在内的电视综艺节目的热播,也展现了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的热情。但若要避免古诗词文化成为“快餐文化”使其能够以“润物细无声”,把握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方向是至关重要的。古诗词文化的普及,首先面对的问题就是普及究竟指向何处?社会上对古诗词的弘扬,着力点主要在于记诵。古诗词文化的普及固然应该包括记诵,但仅停留在这些“技”的层面实则并非真正的普及。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今天,古诗词文化普及所指向的,应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而每一个个体人文素质的提升、也将为我们民族走向未来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上述文字意在表明( )。
A.要多体会古诗词中传达的人生思考和历史意义
B.吟诵古诗词的过程才是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的过程
C.古诗词文化的普及不能止于记诵这个层面
D.记诵的形式无法解读出古诗词的文化意蕴
答案&解析
【答案】C。金标尺解析:意图推断题。
文段首先通过“近年来”引入话题,指出人们对古诗词文化热情高涨;接着通过“但”引导转折,强调把握古诗词普及方向的重要性;然后通过设问指出问题即记诵并非真正的普及,最后通过“应是”提出对策,即古诗词文化普及的指向是每位读者道德和情感的自觉能力的提升。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在尾句,强调古诗词普及要指向读者人文素质的提升。对应选项,C项为针对问题提出的对策,当选。A项,“人生思考和历史意义”文段未提及,无中生有,排除;B项,“情感认同和审美体认”文段未提及,排除;D项,“解读文化意蕴”文段未提及,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项。
【文段出处】《诗词文化普及不能止于记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