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界首艘带碳捕集功能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在上海建造完毕
近日,在上海长兴岛的上海中远海运重工码头,世界首艘安装碳捕集和封存设备的海上浮式生产储油船建造完毕,并计划于本月底交付使用。
该船长333米,宽60米,日产原油量可达12万桶。而它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能捕集航行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还能利用废气热能发电,实现环保与节能的双重目标。这一技术的应用,标志着中国在海上碳捕集领域迈出重要一步。(时政来源:澎湃新闻)
二、超大特大城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全部获批
记者近日从自然资源部获悉,《武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获得国家批复。至此,22个超大特大城市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全部获批,标志着我国重点城市未来发展的空间蓝图已经绘就。
自然资源部表示,通过本轮规划,将发挥超大特大城市的区域发展引擎作用,引领形成多中心、网络化、开放式、集约型的区域发展格局,促进形成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主要形态的新型城镇化格局。(时政来源:中国经济网)
三、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
记者近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了解到,我国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已在全国2188个县推进,到2025年底,90%以上的县域医共体将达到紧密型标准,到2027年底基本实现全覆盖。各地积极建设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大力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为基层配备必要的数字设备设施,医联体影像中心已覆盖全国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推动了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和结果共享互认。(时政来源:中国政府网)
四、中方领衔团队破解辐射损伤细胞机制有望优化放疗防护
中国科学家2025年2月13日在英国《细胞死亡和分化》期刊上发表的新研究揭示了STING(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蛋白通过结合DNA损伤响应蛋白PARP1合成的产物分子PAR(多聚二磷酸腺苷核糖),驱动辐射后细胞死亡的关键机制。(时政来源:光明网)
五、《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印发
农业农村部近日制定印发《全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领域(2024—2028年)》,要求聚焦农业新品种培育、耕地质量提升、农机装备研制、农作物病虫害防控、畜禽水产疫病防控、高效种植养殖、绿色低碳农业、农产品加工与食品制造、农产品质量安全、乡村发展等十大重点领域,加快推进高水平农业科技自立自强。(时政来源:人民网)
- 上一篇:每日时政:2月17日时事新闻播报
- 下一篇:每日时政:2月19日时事新闻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