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5年面试热点及预测:养老规划师职业定位需回归“人本逻辑”

2025-05-17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伴随老年经济兴起,养老规划师、养老经纪人等岗位招聘信息出现。近日《工人日报》的报道,揭开了这一新兴职业的复杂性。记者采访了解到,有的养老规划师成了披着“规划”外衣的销售人员,有的从业者则凭借专业能力,成为个性化养老方案的定制顾问。

 

金标尺解读

养老规划师行业乱象是当前老龄化社会背景下,新兴职业快速扩张与监管滞后、专业标准缺失矛盾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招聘平台频繁出现“养老规划师”“养老顾问”等岗位,以“高薪”“轻松月入十万”等虚假宣传吸引求职者,实则从事保险推销、养老地产销售甚至非法集资活动。部分机构以“养老规划”为名,诱导老年人购买高价保险、预付高额费用,导致其财产受损,晚年生活陷入困境。此类乱象不仅损害群众利益,更破坏了养老服务行业的公信力,亟需引起重视。

其一,损害群众利益。老年人因轻信虚假宣传,投入毕生积蓄购买无效或高风险产品,导致财产损失,晚年生活质量下降。求职者被虚假招聘信息吸引,投入时间与精力后发现实际工作与承诺不符,职业发展受限。其二,破坏行业生态。乱象频发导致公众对养老服务行业信任度降低,阻碍行业健康发展。正规养老服务机构因劣币驱逐良币效应,难以吸引优秀人才,陷入发展困境。其三,增加社会治理成本。监管部门需投入大量资源整治乱象,处理投诉举报,增加了社会治理负担。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因此,需通过完善职业标准、加强监管、强化公众教育等多方合力解决养老规划师的职业困境。

首先,完善职业标准与监管机制。将养老规划师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明确准入条件、培训标准及考核机制,提升从业者专业素养。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对违规机构和个人进行公示,形成震慑效应。

其次,加强监管力度。监管部门需联合行业协会,制定服务规范,明确养老规划的流程和标准,让从业者有章可循,让消费者有据可依。加大对虚假招聘、夸大宣传等行为的打击力度,对违规企业依法严惩,追究其法律责任。

再次,强化公众教育。通过社区讲座、媒体宣传等方式,普及养老规划知识,提升老年人风险识别能力。引导求职者通过正规渠道了解职业信息,警惕“高薪陷阱”,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最后,推动行业透明化。鼓励行业协会发布《养老规划服务白皮书》,建立从业者信用档案,推动优胜劣汰。推动服务内容与收费透明化,制定示范合同文本,明确服务范围、流程及效果评估标准。

重庆事业单位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