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双减”政策的施行,青少年学习任务有所减轻,心理压力得到一定缓解,但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仍普遍存在。
2023年2月中科院发布的《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参与调查的青少年有14.8%存在不同程度抑郁风险,其中4.0%为重度抑郁风险群体,10.8%为轻度抑郁风险群体。《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指出,在被调查的抑郁症患者中,18岁以下患者占30%,其中50%为在校学生,表明抑郁症发病群体已呈年轻化趋势。
尽管“双减”政策有效减轻了学业负担,但升学阶段的学生仍面临较大学业压力,部分家长的焦虑情绪也会影响孩子。有受访专家认为,人际关系处理不善也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一大诱因。青少年人际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亲子冲突、师生矛盾、同学摩擦、异性交往等方面。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仅牵动着家长的心,还关系到国家未来、民族希望,尤其不容忽视。如何培养健康向上的青少年?各地都在做出不同的尝试。其中重庆市南岸区通过“五位一体”心育体系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五位一体”心育体系主要包括课程正心、环境润心、活动健心、辅导愈心、协同护心五个方面,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也是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
首先,设置课程完善体系。要保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关键。所以要引入专业师资,成立专业课堂,利用专业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专业培训,引导他们向着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
其次,构建环境营造氛围。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至关重要,和谐舒适的学习氛围与生活环境有助于青少年形成乐观积极的心态,养成优秀的学习品质和生活习惯。因此我们要在校园建立优美的文化环境,包括校园的绿化、卫生以及各种设施等,同时还要构建和谐相亲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氛围。
再次,开展活动释放压力。经常开办校园活动,有利于学生释放压力。比如春秋两季运动会、校园文艺展、艺术节,对于升学压力大的学生,还可以定期采取心理讲座、心理疏导等方式,帮助他们舒缓紧张情绪,调节心态。
最后,家校联合构筑防线。每学年定时为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并建档,整理系统预警名单,心理老师开展访谈、评估、疏导后筛出需要心理干预的学生。同时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营造健康积极的家庭环境,建立温暖和谐的亲子关系,提高家长识别子女心理危机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