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治日报》记者了解到,多位2024届的应届毕业生称,在最近的求职过程中遭遇第一学历歧视。一些企业不招录“本科双非”毕业的学生,面试时有HR得知求职者为“本科双非”毕业生后,匆匆结束面试。第一学历好像成了求职者的“污点”,院校背景弱的求职者很难被“看见”。
“第一学历歧视”的存在,不仅损害了就业者的公平就业权益,也易造成人力资源的错配,不利于人才活力充分释放,是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方面,不利于公平的求职就业氛围的构建。“第一学历歧视”是对一些普通本科出身的学生大学阶段的努力的一种“变相否定”,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就业氛围与从业导向。另一方面,也会放大学生的高考焦虑。在使升学竞争变得激烈的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业负担与精神压力,不仅起不到人才分流的作用,反而加剧了教育的功利化,浪费人才资源。同时,这种倾向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长远发展。
那“以出身论英雄”的学历歧视为何屡禁不止呢?一是近年高等教育市场化,以及各高校扩招,大学生不再是“全村的骄傲”。在这样供需严重不平衡的情况下,学历“通货膨胀”,人才市场不断饱和,求职竞争愈发激烈,学历的限制也被不断细分。二是现在就业单位的筛选机制发生了很大变化,大量简历已经采用系统筛选的方式,在这样的“算法一刀切”下,不少院校背景弱的学子就成了牺牲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打破“第一学历偏见”,不仅对于“稳就业”具有很大帮助,也可以树立正确的社会导向。我们应当意识到,学历歧视的风气纠偏必须长效发力,久久为功。
首先,相关部门的监督与约束必不可少。一是法律层面需要对包括第一学历歧视在内的学历歧视形式予以明确,依法保护应聘者的合法权益;二是政府劳动主管部门还应对用人单位招聘是否遵循就业公平原则进行监管,拓宽求职投诉渠道,打通受理渠道,提高问题处理效率,才能让受到“第一学历歧视”的就业者能维权,敢维权;三是司法机关应重视平等就业权纠纷相关案件审判工作,依法惩治就业歧视行为。
其次,用人单位应当树立公正客观的人才招聘导向和评价标准。学历和能力并不能划等号,在筛选时应该考虑到求职者的个人能力、综合素质、与工作岗位是否匹配等因素,摆脱用学历将人才标签化的惯性思维,才能做到科学揽才,人尽其才。
最后,求职者自身也要坦然面对现实问题,放宽心态。高考的失利与挫折不过是一段人生经历,但不能缺少跌倒了再站起来的勇气。打破就业偏见,不止需要相关部门的帮助,也需要自身从心底培养自信、平等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且在工作之后能够证明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