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开展核酸检测业务的北京朴石医学检测实验室,被曝原始检测数据明显少于样本检测数量,引发社会强烈关注。事发后,该机构的执业许可证被吊销,并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相关责任人也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核酸检测是基于常态化防控的要求,核酸检测是筛查病毒感染者的关键技术手段,也是制定防控措施的重要依据。因而,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不仅关乎国民的健康安全,更关系到整个防控大局。出现的这种造假情况让人愤怒,必须严惩,万人唾弃,违背底线,必须追责。
核酸造假影响了人民正常生活,对于健康的人群出现核酸错误的情况,可能会导致大规模的封控,极大的影响人民的正常出行和工作的开展。此外,还影响国家稳定,一次造假就会导致群众对于核酸的权威性出现质疑,会让群众不再相信核酸结果,引发政府和群众之间的信任危机,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核酸造假的原因:
一是监管缺位。部分监管部门只是重视事前的资质审核,对于具体开展工作中的核酸结果出现了监管的留白,导致部分机构以多管混检的方式进行检测,人为稀释样本,进而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准确性。
二是利益熏心。由于目前常态化防控对于核酸的任务工作量急剧增加,部分不法分子为了自己的利益。违规设置核酸错误病历,而且极个别的官员和机构合作起来出现了利益勾结的情况。
三是处罚不足。核酸造假的情况之前也有零星出现,之所以不法分子敢于铤而走脸,就是我们的处罚的力度上没有做到从重处理,导致部分不法分子铤而走险。
防止核酸造假,可以有以下改进对策:
首先,重视资质审核。进一步提高准入门检,要审查保选检测机构的相关技术资质,也要对其检测能力进行专业评估,更要考察其诚信守法记录,以防止不合格的检测机构混入核酸检测业务市场 。
其次,加强监管力度。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定期抽检的频率,并更多采取“飞行检查”等手段,同时建立合格检测机构“白名单”等激励机制,以加大监管力度,促使检测机构时刻守住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另外,可以健全举报等公众参与机制,调动全社会的监督力量。尤其是基于核酸检测的专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违规行为“发现难”等问题,设立重奖机制,鼓励核酸检测机构从业者充当“吹哨人”,对造假等行为进行举报,进而形成行业内部更为有效的自我约束和监督。
最后,严厉处罚措施。卫健委、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迅速介入,对于此类核酸检测造假行为,必须彻查到底,及时的处理相关责任人,相关保护伞,通过行政,刑事等手段予以惩处并通过媒体进行公示,保障人民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