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预测】重庆时事热点面试预测题:加入《湿地公约》三十周年。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一、热点背景
《国际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Ramsar COP14)已于2022年11月13日在中国武汉和瑞士日内瓦圆满落下帷幕。作为《国际湿地公约》(也称《拉姆萨尔湿地公约》,Ramsar)的观察员机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简称中国绿发会、绿会)国际部应Ramsar秘书处邀请,组建了代表团赴日内瓦实地全程参与了会议,并在大会期间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两场边会来积极响应大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湿地行动”号召,共计4万多人在线参加了边会。
二、预测题目
2022年是我国加入《湿地公约》的第三十年,截至目前,全球共有43个“国家湿地城市”,其中中国城市有13个,数量位居全球第一。对此,你怎么看?
三、作答视频
四、示范作答
湿地是生命之源,是地球之肾,我国自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至今已经三十年,在这过程之中,我国进行了实践,也取得了成效,进行履约、守约、践约。未来加强湿地建设,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依旧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利途径。
第一,这是正确认识了生态环境与民生福祉的紧密关系。从三十年前加入《湿地公约》,到多次在国际大会上强调人类命运共同体,再到二十大提出的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我国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福祉紧密联系在一起。例如杭州的西溪湿地从曾经的污水横流到如今的绿意盎然,不仅带来了环境的变化,也促进了当地的生态旅游发展,实现了我们保护生态环境,生态环境造福我们的完美闭环。
第二,这展示了积极履行生态保护系统工程的结果。我国入选“国际湿地城市”的名单在不断增加,从2018年的六个,到如今的十三个,几年的时间实现质和量突破的背后,展现的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系统性。例如在此次公约大会上被重点展示的“武汉经验”,之所以能将城市湿地面积打造成占城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一,总的来说就是在强化立法的情况之下,形成体系分类管理并且进行系统整理、智慧管理。这就是蕴含了大城市系统治理的有利实例。
第三,这提示了未来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未来我们也仍然还有更多的生态环境保护任务需要施行,要继续发挥有生态环境保护条件城市的天然优势;也要攻坚克难,帮助一批自身环境条件不足的城市,发展生态;还要带动一方人民群众主动的提高保护意识。总的来说,未来还有更多发展的空间,作为公职人员,更要有“今日为环境做保护,明日环境也将为我们带来美好”的意识。
相信这样我们将继续成为全球湿地保护修复,生态环境保护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展现大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