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事业单位 >  阅读资料 >  时政热点 >  每日时政 > 

每日时政解读就业篇:唯学历加剧社会焦虑

2021-11-25  | 

【背景资料】

近日,网易有道的一则招聘新闻引发了全网热议。引发热议的焦点是从岗位描述可以看出,简历筛选标准:名校毕业、竞赛成绩、高考成绩,这三点均指向同一个要素——“学历“。一时间,“网课老师招聘唯学历论“成为争议话题。不少网友认为,“这是物化清北应届生““学得好不代表教的好““素质教育不应该只看成绩“......

 

【官方时评】

从供给端来看,大量的现有名师属于存量市场,而名校毕业的应届生则属于增量市场。这也将是一个新的师资争夺战场。

——《北京商报》

 

【金标尺解读】

(一)消极影响

“唯学历论“这样简单粗犷的评价指标,对人才评价体系产生了扭曲,可能会忽视社会真正的需要,当一名好学生与当一名好老师有着本质的区别,近年以来,一些名校的教授、老师频频曝出有违师德师风的行为,这种做法对学生的伤害是不可逆的,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学生价值观的形成。

直接影响到未来的人才发展方向。当前我国畅行“揭榜挂帅“,其实是在逐渐消除学历歧视,但不少企业、政府部门仍将学历作为用人的唯一标准,有失公允,以学历将能人拒之门外,是对人才的浪费,也不利于我国整体的人才体系建设。

引发人才市场混乱。因为用人单位对学历的“铁门槛“,很多求职者开始走不寻常路,学历“注水”、造假、代考等频频出现,形成了一套灰色产业链,导致HR分辨不出哪些人才是具备真才实学的。

(二)形成原因

传统思想固化。致使学历论、名校论根深蒂固。在现实的职场招聘中,清北>985>211>普通一本>二本>专科>非全日制,这条鄙视链虽然我们都不愿提及,但是多年来它一直客观存在。

监管缺位。虽然我国已有条例规定不得将学历作为招聘人员的限制条件,但是仍有部分企业在招聘时明确提出学历要求,甚至明确表现出学历歧视,求职者在感到愤怒、无奈的同时也会因传统观念而忍气吞声。

(三)解决对策

企业要摒弃招聘人才只看学历,不看能力的观点,根据企业需求,只要是有能力者都应该给其机会,推进社会教育评价观念变革。

监管部门必须要对此进行制止,对涉事企业追究责任,不能让所谓的学历歧视合法化、合理化

求职者个人应该要不断精进自己的专业能力,提升个人综合素养,才能在企业招聘过程中脱颖而出。

 

【话题延伸】

1.2020年,教育部发文要求在招聘公告和实际操作中不得将毕业院校、国(境)外学习经历、全日制等作为限制性条件

2.根据《民法典》第九百九十五条的相关规定,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3.杭州某线上招聘平台,HR在询问一名求职者的学历时,表示只招收二本以上的求职者,称“考不上本科的都是智商有问题”。

4.海南一公司招聘怒怼二本学历。还表示公司养求职者这样一个二本没问题,毕竟很多同事都是985、211,还有海外留学回来的,工资很高,言语之间多透露着对求职者的鄙视。

重庆事业单位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事业单位备考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