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阅读资料 >  综应 > 

重庆教师公招新大纲《综合应用能力(D类)》:学生发展指导能力(二十二)

2024-07-30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3. 成败归因理论
韦纳的归因理论认为,一个人解释自己行为结果的原因会反过来激发他的动机,影响他的行为、期望和情感反应。韦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维度六因素。

 

归因指导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
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验到愉快;不努力而失败,体验到羞愧;努力而失败,也应受到鼓励。因此,教师在给予奖励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要联系其学习进步与努力程度状况来看,强调内部、不稳定和可控制的因素。在学生付出同样努力时,对能力低的学生应给予更多的奖励,对能力低而努力的人给以最高评价,对能力高而不努力的人则给以最低评价,以此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4. 自我效能感理论
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的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班杜拉在他的动机理论中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结果因素即通常所说的强化,他把强化分为直接强化、替代性强化和自我强化。“期待”就是班杜拉所说的先行因素,包括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结果期待是个体对自己的某种行为会导致某一结果的推测,效能期待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意味着个体是否确信自己能够成功进行能够带来某一结果的行为。
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成败经验(最重要)、替代性经验、言语信息、情感状态等。

金标尺教师招聘交流群

领取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加入 教师公招备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