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资格 >  阅读资料 >  学科知识 > 

2022下半年教师招聘考试《学科专业知识·语文》模考大练兵模考卷(3)

2022-11-22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时弊(biān)  人才济济)  风云(chà)
B.虎视眈眈dān)  并行不(bèi)  虚委蛇(yí)
C.三尺(yán)  人命(guǎn) 乳未干(xiù)
D.十寒()  自怨自(yì)   高屋建(líng)
2.下列词语中字形错误最多的一项是( )。
A.发掘  婉惜  亢旱  垂诞三尺
B.防碍  轮廓  福祉  委曲求全
C.窟窿  震惊  褊小  冷嘲热讽
D.酒笑  疏朗  浩翰   在所不词
3.发音器官中起共鸣作用的是(  )。
A.肺和气管
B.喉头和声带
C.口腔和鼻腔
D.小舌
4.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主要方式是(  )。
A.形态
B.虚词
C.词序
D.虚词和词序
5.下列词语搭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提高水平增加决心积累资料
B.提高质量增强信心收集资料
C.提高分量增添喜悦设计资料
D.改变方向鼓足勇气收藏资料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部小说成功地塑造了江华等人的英雄事迹。
B.对于自己的路,他们在判断着,他们在寻找着,他们在思考着。
C.挖土方开始了,我们的任务和工期都十分紧张。
D.通过开展“城乡清洁工程”活动,我市环境卫生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变。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 )。
A.教育局通知,让李校长本月15日前去汇报。
B.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
C.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观看了我们的演出。
D.一个好比喻,或为形似,或为形神兼似,总是离不开相似这一根本点。
8.下列各项加标点正确的一项是( )。
A.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与致知。
B.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C.从御花园出顺贞门,就到了紫禁城的北门:“神武门”,对面就是景山。
D.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为它送行。
9.下列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一句是( )。
A.毛泽东回忆往昔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豪情满怀。
B.革命青年写出激扬文字,把反动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C.看到春色满园的景象,她高兴极了。
D.这亘古未有的奇闻,成了报刊炒作的好材料。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无论是昔日的五连冠,还是如今的一次次绝地反击,中国女排都______了为国争光、顽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女排精神是体育人为中华民族奉献的______精神财富,是新时代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相信女排精神必将代代相传,______中国人民不断书写新的传奇。
A.传承宝贵鼓舞
B.传承贵重鼓动
C.传达宝贵鼓动
D.传达贵重鼓舞
11.下列句子,属于被动句式的一句是( )。
A.象有齿以焚其身。
B.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
C.空自苦无人之境,信义安所见乎。
D.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
12.下列句子具有形容词用作意动用法的一句是( )。
A.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B.上帝临女,无贰尔心。
C.恕思以明德,则令名载而行之。
D.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13.《断章》是“( )”诗人卞之琳的代表。
A.朦胧派
B.新月派
C.七月派
D.九叶派
14.下列作家作品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天方夜谭》被誉为“世界民间文学史上最壮丽的一座纪念碑”。
B.《高老头》《死魂灵》《猎人日记》《战争与和平》《汤姆·索亚历险记》都属于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的作品。《最后一课》《项链》《警察和赞美诗》都是世界文学中的短篇精品。
C.《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两姊妹》《一九一八年》《阴暗的早晨》是阿·托尔斯泰的长篇三部曲。
D.《格林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木偶奇遇记》是著名的童话作品。《呼啸山庄》《汤姆叔叔的小屋》《简·爱》都是著名女作家的作品。
15.《漱玉集》的作者是( )。
A.晏殊
B.周邦彦
C.朱敦儒
D.李清照
16.下列与“东北作家群”无关的一项是( )。
A.东北地区
B.萧红
C.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
D.反映日寇铁蹄下老百姓的生活
17.清代最大的散文流派是( )。
A.桐城派
B.阳湖派
C.公安派
D.竟陵派
18.狂飙突进运动发生在18世纪(  )年代的德国。
A.30~40
B.50~60
C.70~80
D.80~90
19.“建安文学”主要指的是( )。
A.汉献帝建安年代的文学
B.汉代末年的文学
C.汉末到魏初的文学
D.魏晋时期的文学
20.奠定汤显祖在中国古代戏曲史上大家地位的作品是其“临川四梦”中的( )。
A.《紫钗记》
B.《牡丹亭还魂记》
C.《南柯梦记》
D.《邯郸梦记》
 
二、古诗词鉴赏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①
[宋]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②,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①武均州: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西京:指洛阳。②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21.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写诗人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表达打了胜仗的自豪感。
C.颈联“疾风雷”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赦令会迅速颁布到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都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
 
22.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称道,请赏析尾联的精妙之处。
 
 
三、阅读
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23.对下列句子中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  章:显扬。
B.于楹间以揭之        揭:悬挂。
C.使后人尚之如此      尚:尚且。
D.被于来世者如何哉     被:影响。
24.下列各组句子中,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以: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忽魂悸以魄动
B.而:而因以及乎其迹邪  因人之力而敝之
C.乃:羲之之书晚乃善   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
D.之:曰王羲之之墨池者  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文以王羲之墨池遗迹的传说为题,并不死扣“墨池”,只讲书法,而是由小及大,从书法论及治学,进而引申到道德品节,最后推衍出对先德仁人的追慕。
B.这是一篇以“记”为体裁的说理散文,全文用于记“池”的文字较少,议论文字却很多。它先记叙,后发议论,泾渭分明,最后题旨的点出可谓水到渠成。
C.作者开头写墨池,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一边实写墨池地理方位、环境形状,一边虚衬推测遗迹来历、命名根据,虽文字俭省,下笔却仍摇曳多姿,令人赞叹。
D.巧用和多用设问堪为这篇短文的绝妙之处,大量设问句式的错落变化运用,兼收停顿、舒展之功,避免了一泻无余之弊,使文章平添了一唱三叹的情韵。
26.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2)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
 
九江印象
丰子恺
     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虽然天气热到九十五度(华氏度),还是可爱。我们一到招待所,听说上山车子挤,要宿两晚才有车。我们有了细看九江的机会。“家临九江水,来去九江侧。同是长干人,生小不相识。”(崔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白居易)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受了诗的美化,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风韵犹存。街道清洁,市容整齐;遥望岗峦起伏的庐山,仿佛南北高峰;那甘棠湖正是具体而微的西湖,九江居然是一个小杭州。但这还在其次。九江的男男女女,大都仪容端正。极少有奇形怪状的人物。尤其是妇女们,无论群集在甘棠湖边洗衣服的女子,还是提着筐挑着担在街上赶路的女,一个个相貌端正,衣衫整洁,其中没有西施,但也没有嫫母。她们好像都是学校里的女学生。但这也还在其次。九江的人态度都很和平,对外来人尤其客气。这一点最为可贵。
    二十年前我逃难经过江西的时候,有一个逃难伴侣告诉我:“江西人好客。”当时我扶老携幼在萍乡息足一个多月,深深地感到这句话的正确。这并非由于萍乡的地主(这地主是本地人的意思)夫妇都是我的学生的原故,也并非由于“到处儿童识姓名”(马一浮先生赠诗中语)的原故。不管相识不相识,萍乡人一概殷勤招待。如今我到九江,二十年前的旧印象立刻复活起来。我们在九江,大街小巷都跑过,南浔铁路的火车站也到过。我仔细留意,到处都度着和平的生活,绝不闻相打相骂的声音。向人问路,他恨不得把你送到了目的地。我常常惊讶地域区别对风俗人情的影响之巨大。萍乡和九江,相去很远。然而同在江西省的区域之内,其风俗人情就有共通之点。我觉得江西人的“好客”确是一种美德,是值得表扬,值得学习的。我说九江是一个可爱的地方,主要点正在于此。
    九江街上瓷器店特别多,除了瓷器店之外还有许多瓷器摊头。瓷器之中除了日用瓷器之外还有许多瓷器玩具:猫、狗、鸡、鸭、兔、牛、马、儿童人像、妇女人像、骑马人像、罗汉像、寿星像,各种各样都有,而且大都是上彩釉的。这使我联想起无锡来。无锡惠山等处有许多泥玩具店,也有各种各样的形象,也都是施彩色的。所异者,瓷和泥质地不同而已。在这种玩具中,可以窥见中国手艺工人的智巧。他们都没有进过美术学校雕塑科,都没有学过素描基本练习,都没有学过艺用解剖学,全凭天生的智慧和熟练的技巧,刻画出种种形象来。这些形象大都肖似实物,大多姿态优美,神气活现。而瓷工比较起泥工来,据我猜想,
     更加复杂困难。因为泥质松脆,只能塑造像坐猫、蹲兔那样团块的形象。而瓷质坚致,马的四只脚也可以塑出。九江瓷器中的八骏,最能显示手艺工人的天才。那些马身高不过一寸半,或俯或仰,或立或行,骨骼都很正确,姿态都很活跃。我们买了许多,拿回寓中陈列在桌子上仔细欣赏。唐朝的画家韩幹以画马著名于后世。我没有看见过韩幹的真迹,不知道他的平面造型艺术比较起江西手艺工人的立体造型艺术来高明多少。韩幹是在唐明皇的朝廷里做大官的。那时候唐明皇有一个擅长画马的宫廷画家叫做陈闳。有一天唐明皇命令韩幹向陈闳学习画马。韩幹不奉诏,回答唐明皇说:“臣自有师。陛下内厩之马,皆臣师也。”我们江西的手艺工人,正同韩幹一样,没有进美术学校从师,就以民间野外的马为师,他们的技术是全靠平常对活马观察研究而进步起来的。我想唐朝时代民间一定也不乏像江西瓷器手艺工人那样聪明的人,教他们拿起画笔来未必不如韩幹。只因他们没有像韩幹那样做大官,不能获得皇帝的赏识,因此终身沉沦,湮没无闻;而韩幹独侥幸著名于后世。这样想来,社会制度不良的时代的美术史,完全是偶然形成的我们每人出一分钱,搭船到甘棠湖里的烟水亭去乘凉。这烟水亭建筑在像杭州西湖湖心亭那样的一个小岛上,四面是水,全靠渡船交通九江大陆。这小岛面积不及湖心亭之半,而树木甚多。树下设竹榻卖茶。我们躺在竹榻上喝茶,四面水光滟滟,风声猎猎,九十度(华氏度)以上的天气也不觉得热。有几个九江女郎也摆渡到这里的树荫底下来洗衣服。每一个女郎所在的岸边的水面上,都以这女郎为圆心而画出层层叠叠的半圆形的水浪纹,好像半张极大的留声机片。这光景真可入画。我躺在竹榻上,无意中举目正好望见庐山。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大概就是这种心境吧。预料明天这时光,一定已经身在山中,也许已经看到庐山真面目了。
(摘选自丰子恺《庐山游记》)
27.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常替诗人当模特儿的九江……”一句,既写出古人对九江的喜爱,也交代了作者畅游九江的原因
B.第二段“绝不”“恨不得”等词语,极写九江人的和气与热情,表达了作者对当地风俗人情的赞美
C.作者联想到唐代韩幹学习画马的故事,其用意在于赞美九江手工艺人善于观察研究、极具天才的特点
D.文章结尾从人物与环境两个角度描绘了富有诗意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沉浸其中、悠然自得的心境
2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以一个旅游者的身份,从风俗人情、人的聪明才智和环境等方面叙述了对九江的所历、所见、所感,呈现了对九江的美好印象
B.文章第三段以无锡泥器作为衬托对象,写出了九江瓷器工艺的复杂性和形象的多样性,着力突出了两地瓷器质地的不同
C.文章开头和结尾段落写到的出行方式、中间段落写沿途接触到的九江风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情感等,体现了游记散文的常见写法
D.本文的语言只用平常的字句,不加粉饰,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具有一种朴素而又明亮的味道,体现出随笔体散文的特点
 
29.本文在第二段和尾段都引用了诗句,各有什么作用?
 
四、作文
30.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更容易进入大众视野,评价他人生活变得越来越常见,这些评价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评价他人的生活”这种现象的看法不尽相同。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种现象的思考。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得少于800字。
 
答案:
1-5:DDCDB
6-10:DDDBA
11-15:BDBAD
16-20:CACAB
 
21:C
22:①运用想象(或虚写)。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来年的寒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含蓄地表达了收复失地的快意。
②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驿路梨花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令人回味无穷。
 
23-25:CAB
26:
(1)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他曾遍游越东各地,泛舟东海之上,在山光水色之中来愉悦心情。
(2)他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
 
27-28:A
29.①第二段引用诗句,体现出历代诗人对九江的赞美,赋予九江以文化韵味;
②结尾引用诗句,体现出作者陶醉于九江环境的闲适、自得其乐的心境。
 
30.参考立意:
①评价无处不在,评价优劣都有,要正确看待,说的对的我们照着做,说的不对的我们引以为戒,这样才能不断进步。

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

查看 招考信息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