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5年重庆科技大学事业单位考核招聘14人。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为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根据《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重庆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等规定,经市人力社保局备案,重庆科技大学决定面向社会考核招聘一批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单位简介
重庆科技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石油与冶金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其办学历史起源于1951年创办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校为石油钢铁需求而生、因服务国家战略而兴,历经岁月沉淀,现正朝着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迈进。
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应用型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是重庆市重点支持的高水平新工科高校。学校2012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21年列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位于西部(重庆)科学城中心区域,校园环境优美,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学校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重庆高新区管委会联合共建重庆科技大学智慧创新中心。学校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第一批重庆市文明校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5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2600余人。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连续10年保持在90%以上。
学校设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与新能源学院、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数理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设计与人文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工程训练中心等19个学院(部、中心),独立设置重庆非常规油气开发研究院、重庆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研究院(重庆资源循环利用与碳中和技术研究院)、重庆智能数学与自主智能研究院等3个研究院。有化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3个学术学位硕士点和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公共管理等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
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3项。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8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近年来,学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量质双升”,承担了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180余项国家级课题,获授权专利1300余件。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牵头完成的“航空航天微细结构精密焊接关键技术及应用”获重庆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四川盆地海相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关键技术及应用”等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项,“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2021—2024年,在重庆市科技奖励中,学校牵头项目数和获奖总数均位居在渝高校前列,连续三年跻身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
学校积极开展海内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与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日本名古屋大学、英国萨里大学、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国立欧亚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等60余所国内外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依托行业办学,主动适应和服务石油、冶金行业与成渝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宝武钢铁、西南铝业、中铁长江、德胜钒钛、赛力斯、美国卡万塔能源公司等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了产学研合作战略协议。
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全方位推进内涵建设,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焕发新气象,展现新作为,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而不懈奋斗!
二、招聘原则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按照德才兼备的标准,采取考核的方式进行。
三、招聘岗位及人数
本次面向社会考核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14名,具体岗位条件详见《重庆科技大学2025年考核招聘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岗位一览表》(附件1)。
四、报考条件
(一)基本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3.身体健康,符合事业单位聘用体检标准;
4.具有国家规定的该岗位所需的必要条件。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被开除公职的人员,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失信被执行人,国家有关部委联合签署备忘录明确的失信情形人员,尚未解除党纪、政务处分或正接受纪律审查、监察调查的人员,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单位人事纪律等被单位辞退或解聘未满5年的原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因违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录(聘)规定而处于禁考期的人员,按照《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回避规定》第六条构成回避关系的人员,与本校领导班子成员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近姻亲关系及其他构成亲属回避关系的人员,不得报考。
现役军人,在读的非应届毕业生,试用期内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含新提拔领导干部的职务试用期),未满5年最低服务年限(含试用期)的新录用公务员,处于事业单位招聘公告明确的最低服务期限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我市公费培养、定向到基层机构就业但未满最低服务期限或本公告发布之日前未按规定程序解除培养及就业协议的师范生(医学生),法律法规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其他情形人员,不得报考。
(二)年龄计算
本公告所要求的年龄计算截止时间为2025年6月30日,如“35周岁以下”,指未满36周岁,在1989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以此类推。特别优秀或急需紧缺人才经市级事业单位人事综合管理部门认定同意后可适当放宽。退役军人或退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的消防救援人员报考的,年龄放宽3周岁。
(三)毕业(学位)证书及专业
报考人员凭已取得的符合招聘条件的毕业(学位)证书报考。国(境)外高校毕业生报考的,还须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高校学历学位认证书。
专业资格条件审查,以毕业证书(参考学位证书)载明的内容为准;按照本公告附件2发布的专业参考目录及该目录《说明》的有关规则进行审查。
(四)特别说明
本公告所指“以上”“以下”“以前”“以后”均包含本级(数),如35周岁以下或以上,均含35周岁;专技10级及以上,均含专技10级,以此类推。
本公告所涉及的时间节点,除明确约定外,均以本公告发布之日计算。未按期提交招聘公告规定的报考资格材料的,取消进入后续招聘环节资格。
五、报名及资格审查
本次招聘实行网上报名,报考人员报名时应按照网页提示签署诚信承诺书,承诺所提供的信息真实准确,并承担不实承诺相关责任。报考人员应慎重选择报考岗位,并按照招聘岗位要求,准确、规范填写报考信息。学校将按照岗位报考要求,对报考人员填报的信息进行网上初审,并在面试前进行资格复审,凡审查不合格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符合条件的人员报考。
(一)提交报考申请
本次考核招聘报名时间为2025年7月21日9:00起至2025年8月21日18:00止。
通过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官网报名(访问路径为:rlsbj.cq.gov.cn“热点服务”→“人事考试网上报名”→“事业单位招聘高层次人才绿色通道”→“重庆科技大学2025年考核招聘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个人电子登记照片应为jpg格式,20kb以下,每个附件控制在1M以内)。报考人员需下载并填报本公告附件3,并以Word格式上传到报名时要求的“上传材料——其他佐证材料”内。
学校将根据报名情况适时组织考核,报名截止前已考核招聘到相应人员的岗位,将不再接受报名。
(二)资格初审
学校根据报考人员填报信息,对照岗位报考要求,进行资格初审。学校用人部门根据报考人员提供的材料,对照岗位要求,进行资格初审。报考人员可在报名后的5个工作日通过相同路径查询资格初审结果,如因填报信息错误或缺少材料而未通过审核的,可按照学校用人部门要求修改后,提交学校重新进行资格初审。凡资格初审不合格的,取消进入后续招聘环节资格。
(三)资格复审
资格初审合格的报考人员,由学校组织进行资格复审,具体时间由学校另行通知。报考人员按照学校后续通知,须提交资格复审所需材料(详见附件4),接受资格复审。资格复审合格者,参加面试;资格复审不合格者或经确认自动放弃面试者,取消面试资格。
报考人员属重庆市内机关事业单位在编工作人员的,须在资格复审时向我单位出具《重庆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同意报考证明》(附件5),未按规定出具或经核实处于最低服务期限的,取消进入后续环节及聘用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