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公招 >  笔试题库 >  笔试模拟 > 

【每日一练】重庆教师招聘考试复习资料——策略选择专项(7.1)

2025-07-01  | 

1、小刘是全班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私自翻看同学的日记、拿同学的东西不归还。他爱打篮球,但是没有同学愿意和他一起打篮球。一天在生物课上,他又一次打断教师的授课。问道“老师,是不是男的和女的睡在一起就有了孩子?”生物老师是个女老师,一时脸红不知所措,下课后就把此事告诉了班主任老师,如果你是班主任老师,你会如何处理此事?( )

A.和小刘的家长争取意见,是否带其去检查患有多动症

B.和其他科任老师打好招呼,课上不要理会他的问题

C.私下与他约定,如果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可以请他当篮球队队长

D.鼓励他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成绩

 

【金标尺答案】C

本题考查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在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一方面做好预防,另一方面做好课堂纪律的监控。题干中的小刘经常出现课堂问题行为,所以不仅应该帮助其建立正确的课堂纪律意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其塑造良好的行为习惯。选项C利用了学生的优点克服了学生的缺点,是较为合理的,做到了因材施教。故C项符合题意。

A项:在处理学生问题的过程中,要跟家长及时沟通,家校合作,但是要注意尊重家长,平等对待家长。和小刘的家长争取意见,是否带其去检查患有多动症

做法没有做到尊重家长,也不能入选。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D项:均忽视了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塑造,不得当。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C。

 

2、小陈经常找同学借钱不还,少则两三块,多则两三百。多名同学找到班主任反映此事,班主任跟家长沟通以后家长表示并不知情,并且每个月的零花钱也给的很多,不知道小陈把钱用在了什么地方。如果你是班主任,下列哪种行为最为合理(  )。

A.找到小陈平时交往紧密的同学,了解其学习状况

B.找到小陈,问清原因,再和家长进行联系讨论解决办法

C.要求班干部轮流暗中跟踪小陈,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D.跟家长说,小陈可能存在沉迷网络或者被敲诈的问题,请家长重视

 

【金标尺答案】B

本题考察学生问题行为的处理。

题干中的小陈借钱不还是一种不诚信行为。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的过程中要注意在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基础上做到因材施教,讲究方法。B选项既履行了教师的责任,又解决了核心问题,故B项符合题意。

A项:对于小陈的借钱不还的原因还没有找到,找到交往紧密的同学了解其学习情况并不能解决小陈不诚信的核心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当中要求班干部轮流跟踪的做法不具备可操作性,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家校合作是共同承担教育的责任,而不是推卸责任给另外一方,的做法中推卸责任的做法,不能有效解决问题。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3、小殷同学经常帮其他同学写作业,班主任发现以后找到小殷同学以及要求小殷帮忙写作业的同学在办公室进行谈话,班主任问及“你为什么帮助学生写作业?”时,小殷却说是自愿的,没有人要求她。班主任接下来哪种做法是正确的?( )

A.监督小殷的一举一动,防止她再次帮其他同学写作业

B.私下找到小殷的家长,要求他们密切关注小殷的状态

C.跟科任老师沟通,让科任老师密切关注是否仍然存在代写作业的情况

D.跟小殷进行深入沟通,了解真实原因,并引导其认识如何正确帮助同学

 

【金标尺答案】D

本题考察学生品德不良行为。

题干中的小殷以及要求其写作业的同学都存在撒谎行为。应对学生品德不良问题的处理,应该遵循德育原则进行处理。因此,得从实际出发了解小殷的实际情况再针对性的处理,从道德的认知层面认识到撒谎的错误性。故D项符合题意。

A项:监督小殷的一举一动,防止她再次帮其他同学写作业做法不仅是不具备可操作性,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处理学生品德问题的时候要注意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尽量启发学生额自觉性,过于严格的监督只能起到约束的作用,并不能启发学生的自觉性。教师和家长之间要沟通、合作。并不是其中一方承担责任而另一方可以缺席。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B项:首先没有做到尊重家长,其次是推卸责任,不可行。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则只注重对小殷外在行为的监督,而没有了解清楚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缺乏有效性。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D。

 

4、小朱老师是一名优秀的数学老师,但是身材矮小,皮肤黝黑。班级里有一部分同学私下煽动其他同学在课上捣乱,并且私下里对朱老师的外貌经常进行语言攻击,学生小伟知道了这件事并且告诉了班主任,班主任哪种做法正确?( )

A.在班级内部开展大规模普查,请同学们相互检举背后煽动者。

B.开展一次“真、善、美”的讨论,引导同学们认识到心灵美才是永恒,学会尊重他人。

C.调查出这一群害群之马并让其回家反省一个星期。

D.让全班同学针对此事进行反省并请全班同学对温老师致以歉意。

 

【金标尺答案】B

本题考察班主任的常规工作。

引导全班形成良好的舆论和班风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之一,题干中的核心问题是班级内同学缺乏正确的审美观。故B项符合题意。

A项:不仅不利于良好班风的建立,也不利于问题的解决。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学生,直接给学生贴上“害群之马”的标签不利于学生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中要求全班同学进行省,但是并不是全班同学都存在类似问题,故B选项更为合适。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

 

5、近期,班主任在办公桌上收到了一封匿名信,内容是举报班级数学老师要求学生购买自己推荐的课外习题资料。学生如果不购买,就会被数学老师叫过去单独谈话。轻则受到批评和指责,重则会被罚站甚至留校。看到这封匿名信,班主任首先应该(  )。

A.迅速向校长反映数学老师的问题,及时举报。

B.调查匿名信内容的真实性,随后与数学老师沟通相关情况。

C.把匿名信交给数学老师,由数学老师自行调查解决。

D.请学生把自己对数学老师的意见写下来,广泛搜集民意。

 

【金标尺答案】B

本题考查的是与同事的沟通。

教师在处理学生对老师的意见时,不能听信一面之词,而是要先调查情况是否属实,如果属实,再开展与同事的沟通工作。B项中的班主任能够提前了解信息是否真实,保证处理的客观性,再进行沟通处理,确保问题的有效解决,做法可行。故B项符合题意。

A项:教师未调查学生反映情况是否属实就直接举报,处理方式不够客观,易影响同事关系。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C项:教师未调查学生反映情况是否属实,就将匿名信交给数学老师,处理方式不够公正,易阻碍问题的解决进程。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D项:教师搜集民意,看似民主,但实际实施时,很多学生不敢表达,难以了解真实情况;此外,教师未能与数学老师本人沟通,处理不够公正。不符合题意,故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