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学前儿童机体发展与卫生保健
第二节 感觉与运动的特点及卫生保健
二、动作执行者——运动系统
(二)学前儿童运动系统的特点
1.不断变化的骨
(1)有韧性的骨。学前儿童的骨组织中,有机物和无机物各占1/2,与成人相比,骨中的有机物相对较多,骨柔韧性大而硬度低,不易发生骨折,但容易因长期体态不端而发生变形。
骨髓是造血器官。5岁前,小儿的骨髓中全部是红骨髓,造血机能强。5-7 岁时,红骨髓逐渐被脂肪细胞取代,因而失去了造血机能。
学前儿童的骨膜较厚,血管丰富,因而对骨的生长及修复起重要作用。当学前儿童的骨受损伤时,因血液供应丰富,新陈代谢旺盛,所以愈合得也较快。学前儿童且发生骨折,会出现 “青枝骨折”,即折而不断的情况。
(2)生长的骨。人体内大多数的骨是通过软骨钙化的途径完成其生长发育的,长骨也不例外。在胚胎早期先形成软骨雏形,以后的软骨的中间部分开始钙化。出生时,长骨的两端还是软骨,软骨不断发育使长骨不断长长,并不断钙化。
(3)易弯曲的脊柱。人体的脊柱上承头颅,下接骨盆,是人体的 “大梁”,
其中,间的椎管容纳脊髓。从侧面观看脊柱,有四道弯,称为脊柱生理弯曲,自上而下分别是颈曲、胸曲、腰曲、骶曲,其中颈曲、腰曲向前凸,胸曲、骶曲向后凸。这些生理弯曲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缓冲对大脑的震荡。
新生儿的脊柱由软骨组成,几乎是直的,仅骶骨有弯曲。随着小儿的动作发育,逐渐形成了生理弯曲。小儿出生后2-3个月开始抬头,颈弯曲随之形成;6-7个月会坐时,胸部弯曲形成;1岁左右开始学习行走时,形成腰部弯曲。但这些生理性弯曲要到发育成熟的年龄才能完全固定下来。在14岁之前,椎骨之间充满软骨;在15岁左右,椎骨之间出现钙盐沉积,椎体的上下两面出现板状物;在20-21 岁或更晚时,这些板状物才与椎体结合,脊柱才最后定型。在脊柱未完全定型之前,任何不良的姿势都可以导致脊柱变形,产生不该有的弯曲,脊柱的功能也将受到影响。
(4)愈合中的骨。新生儿骨的块数多于成人。随着骨的生长发育,某些原来分离的骨逐渐愈合,到了成年就只有206块了。
胸骨:胸廓是由胸骨、肋骨、胸椎共同围成的。胸骨是前胸正中一块狭长的骨,自上而下可分为胸骨柄、胸骨体、胸骨剑突三部分。小儿的胸廓呈圆锥形或圆杜形,其肋骨上举,好像是在吸气的顶点,因此胸廓不能显著扩大,同时也限制了肺脏扩张的可能性。小儿开始行走时,胸廓的形状才开始改变,到12-13 岁其形状与成人一样,但胸骨要到24-25 岁才愈合成为一个整体。若小儿长时间用口呼吸,可导致肺扩张不全,胸骨内陷,形成“漏斗胸”。长期坐姿不良也会影响到胸骨的发育。
髋骨:脊柱下段的低骨、尾骨和两侧的髋骨共同围成骨盆,容纳和保护膀胱,
生殖器等重要脏器。女性的骨盆还是胎儿自然分娩的骨产道,其大小、形状的正常与否与分娩有很大的关系。学前儿童的髋骨与成人不同,不是一块完整的骨,而是由髋骨、坐骨、耻骨借助软骨连接而成,直到 20-25 岁,这三块骨才能完全愈合,形成一块完整的骨髓。10岁时,男女骨盆开始出现形态上的差别,女性的宽而短,男性的窄而长。
(5)反映了骨发育年龄的腕骨。由于全身骨骼的发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身体某个部位骨化中心的出现和愈合状况,常常可以用来说明全身骨骼的发育情况。学前儿童的腕骨是常选的检测部位,即根据腕骨的骨化情况来判断骨路的发育年龄(通常所说的骨龄)。新生儿的腕骨全部是软骨,之后骨化依一定的顺序出现。整个腕骨在 10-13岁时骨化完成,掌指骨18岁前骨化完成。学前儿童腕骨的发育程度决定了其腕部的力气不大。
(6)易塌陷的足弓。足骨借助足底坚强的切带连接起来,形成向上突起的足弓。足弓的存在使得人在站立时,仅足跟和第一、第五趾骨三点着地,从而增强了人体活动时的稳定性和弹性,有利于跳跃并减少震荡,还能保护足底的血管、神经免受压迫。学前儿童足弓的骨化尚未完成,足底的肌肉、韧带等发育不完善,如果站立、走路时间过长,或负重过度,或过于肥胖都可导致足弓塌陷,形成扁平足。扁平足弹性差,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时,足底神经和血管受压,很容易疲劳或足底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