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企招聘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2年面试热点及预测: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

2022-01-04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目前网上出现了越来越多以展示“萌娃”为主要内容的账号,但随着同质内容增多,不少账号开始“另辟蹊径”,出现了2岁孩子吃播、穿着尿不湿的萌娃下厨房做菜等模式,一些父母利用孩子打造账号当作生意来经营。翻开一些账号主页,大多可以看到“好物推荐”“找我官方合作”等标识。有运营儿童短视频账号的家长表示,靠娃就能月入15万元。

11月29日,文旅部发布了《关于加强网络文化市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出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保障未成年人在网络空间的合法权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金标尺解读

近年来,网络文化市场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拉动了数字经济发展。同时,部分网络文化平台存在“儿童邪典”内容、利用“网红儿童”牟利等不良现象和问题,对未成年人价值观产生错误影响,严重妨害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第一,不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三观。网络市场鱼龙混杂,而儿童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缺乏是非辨析能力与自我保护能力。将孩子暴露在网络大环境下,把孩子推到镜头前,过度透支他们的体力精力,过度暴露隐私,势必会造成心理焦虑。网络上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也势必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不利于孩子们形成正确的三观。

第二,容易使孩子形成功利思维和浮躁心态。孩子过早借直播短视频等参与商业活动会造成价值观扭曲,网红的高收益使得一部分孩子产生“读书无用论”的不良认知,养成了急功近利、心浮气躁的思维习惯,孩子们对与成功的定义与认识也更加单一化,他们会认为出名、赚钱就是成功。

第三,影响儿童的学习发展。各种“被网红”活动占据了“网红儿童”们大量户外活动和学习时间。同时,青少年长期习惯于在单向互动平台上与人交流,会影响青少年面对面沟通的能力。

这次《意见》明确了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的一系列规定,旗帜鲜明地发出了信号:孩子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保护,强迫孩子走上“网红儿童”之路,很有可能触碰到法律底线。《意见》明确提出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表演,并对市场主体责任罗列了一系列规定,精准切中了大众期待。青少年辨别力、自控力还不强,这就需要平台、家庭、监管部门等合力进行引导。

家长作为监护人,更要真正履行自己的监护之责,尊重儿童的合法权利。家长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记录孩子的成长过程,要多一些理性和客观,注重保护好孩子的隐私,守护孩子美好快乐的童年。父母可以适当引导孩子展现自我,但要掌握好度,不应逼迫孩子做不合时宜的事,更不能把孩子当作赚钱的工具。

网络平台要从严把关,负起监护责任、担起社会责任。对于平台而言,一方面严格落实主播准入条件和年龄限制,另一方面严格审核涉及未成年人的直播信息和视频内容,对过度消费“网红儿童”的账号采取封禁等措施。要切断利用“网红儿童”违规牟利者的收入来源,让借“网红儿童”牟利行为无利可图。

对于网络监管部门而言,要对那些不顾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啃娃”行为进行打击,形成有力警示。应加大监管力度,持续开展网络乱象整治,树立新风正气,打造清朗健康的网络空间,让儿童远离“网红”之苦。

重庆校园君公众号

查看 招考信息

金标尺

扫码关注 招聘考试公众号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