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国家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行测 > 

2020国考常识积累:公考高频考点之十大经济常识

2019-08-08  | 

2020国考备考交流群:782172565  | 备考题库:金标尺公考APP

一、商品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使用价值是自然属性;价值是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离不开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价值就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商品的消费者要想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支付价值。

二、货币

商品、货币、纸币的区别与联系


三、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即现实购买力大于产出供给,引起货币贬值,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普遍上涨的现象。反之为通货紧缩。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2.我国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五、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国民经济的基础】

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工业包括采掘、制造、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

第三产业:服务部门、流通部门、提高科技水平和居民素质的部门、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

六、宏观调控

1.含义:国家利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

2.原因:市场经济有自身的弱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

3.主要任务:促进经济总量平衡,总需求与总供给基本持平。

4. 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收支平衡。

七、财政政策

1.概念:政府通过对财政收入和支出总量的调节来影响总需求,使之与总供给相适应的经济政策。

2.财政收入:税收收入(税)、国有资产收益(利)、国债收入(债)和收费收入(费)以及其他收入等

3.财政支出:转移性支出、消费性支出

八、货币政策

1.含义:一国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进行调节和控制所采取的指导方针及其相应的政策措施。

2.手段:

利率:提高利率有利于鼓励存款、减少贷款,减少市场上货币供应量。

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经济过热,央行可通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抑制消费。

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

再贴现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商业银行持有的已贴现但尚未到期的商业汇票,向商业银行提供融资支持的行为。

公开市场业务: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

九、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1.价格机制,是指价格的形成、价格运行过程及其价格的作用体系。包括:

1)价格形成机制 (2)价格运行机制 (3)价格调节机制

2.竞争机制:竞争同供求关系、价格变动、生产要素流动与组合,以及市场成果分配等因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运动趋向。

十、常见经济学名词

1.恩格尔系数1857年,世界著名的德国统计学家恩思特•恩格尔阐明了一个定律:随着家庭和个人收入增加,收入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出比例将逐渐减小,这一定律被称为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一定律的系数被称为恩格尔系数。

2.国内生产总值(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简称GDP ),即所有常住机构单位或产业部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可供最终使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价值。

3.基尼系数(Gini Coefficient)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基尼于1922年提出的,定量测定收入分配差异程度,国际上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