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检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2013年重庆法检面试备考资料之一--十八大经典解析

2013-01-17  | 

                            2013年重庆法检面试备考资料--十八大经典解析
十八大主题
【标准表述】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标准表述】
1.两个“一百年”:
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即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即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量化指标:
  从经济发展指标看: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从民主法治指标看:民主制度更加完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落实、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从文化建设指标看: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高、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从人民生活指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总体实现、收入分配差距缩小、社会和谐稳定。
  从资源环境指标看: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发展机遇:
  ——机遇蕴藏在全球格局调整中。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和变革,变化的本身其实就是机遇,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也具备更多有利条件;
  ——机遇蕴藏在我国已经具备的雄厚实力中。改革开放30多年尤其是最近10年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跃上了一个大台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机遇蕴藏在广阔的国内市场中。报告提出,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扩大国内市场规模。
  ——机遇蕴藏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报告要求,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等,这都将推动经济活力和竞争力再上新水平。
   ——发展的机遇还在于我们有丰富的宏观调控经验,广大人民群众和干部有着强烈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腾飞富强的向心力,团结奋进,凝聚力量,就一定能夺取新的胜利。
二、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标准表述】
1.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四个更加自觉:
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
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
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更加自觉地把统筹兼顾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标准表述】
1.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这些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
6.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7.措施:
    (1)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2)必须坚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3)必须坚持推进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4)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
    (5)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6)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7)必须坚持和平发展。和平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通过争取和平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扩大同各方利益汇合点,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8)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8.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9.我们要胸怀理想、坚定信念,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顽强奋斗、艰苦奋斗、不懈奋斗。
四、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标准表述】
1.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重要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2.措施:
(一)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改革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三)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
  (四)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
(五)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优势,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
五、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标准表述】
1.必须继续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2.措施:
(1)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通过国家政权机关、政协组织、党派团体等渠道,就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广泛协商,广纳群言、广集民智,增进共识、增强合力。
(3)完善基层民主制度。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以扩大有序参与、推进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为重点,拓宽范围和途径,丰富内容和形式,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
(4)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5)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要按照建立中国特色行政体制目标,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设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6)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7)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坚持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团结合作,促进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

 

 

 

 

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标准表述】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2.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3.措施: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3)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4)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七、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
【标准表述】
1.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2.加强社会建设,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体制改革。要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加快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形成政社分开、权责明确、依法自治的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加快形成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机制。
3.措施:
(1)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2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3)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完善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初次分配机制,加快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深化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推行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护劳动所得。多渠道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4)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5)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
(6)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
八、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标准表述】
1.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措施:
  (1)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2)全面促进资源节约。
(3)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
(4)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八、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标准表述】
1. 全党必须牢记,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只有居安思危、勇于进取,党才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2.新形势下,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
3.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4.措施:
(一)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二)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
(三)积极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的创造活力。
  (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注重实绩、群众公认,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使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各尽其能、才尽其用。
  (五)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国家事业中来。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七)坚定不移反对腐败,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全面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八)严明党的纪律,自觉维护党的集中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