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庆公务员 >  阅读资料 >  面试热点 > 

2025年面试热点及预测:“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

2025-04-28  |  来源: 重庆金标尺教育
资料背景

北京儿童医院是我国最早一批开设儿童心理门诊的三甲医院,2024年6月,医院从原来儿童心身医学科的基础上,单独分出了一个“拒绝上学门诊”。门诊开设10个月,接诊近1万人次。

据医生表示,拒绝上学的现象在初一和高三群体中较为常见,其次是初三和高一群体,这是一种年龄阶段性特征。其中有遭遇校园暴力,进而拒绝上学的;也有长期积压了学业压力而拒绝上学的。实际上,拒绝上学不是一种疾病,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说,不管哪种心理问题导致功能受损,直接表现出来的行为很可能就是拒绝上学。

金标尺解读

“拒绝上学门诊”看似名字清奇,实则就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的门诊。随着社会各种压力的增加,生物、心理、家庭、社会四个方面的原因共同造成了孩子拒绝上学的行为,通过开设“拒绝上学门诊”,可以更加及时有效地诊断和干预孩子们的问题,帮助他们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此举也有助于提高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度,推动社会各界更多关注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

当然,面对“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的现象医院可能需要考虑进一步增加专业人员和资源以应对患者的需求。另外,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合作,为更多孩子提供帮助。

首先,整合资源,应对需求。医院可以整合精神科、心理咨询师以及教育专家等针对不同程度的“拒绝上学”的学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病情”同时按照轻重缓急进行分类,比如情况轻微者可直接进行心理咨询解决,情况严重者才转为门诊防止资源挤兑,另外,对于已经返校的学生,还要定期回访。然后,家校协作,同步干预。学校和家庭要开展交流合作,一方面帮助家长识别因自身原因导致的孩子交流障碍,改变沟通方式;另一方面,学校要积极作为,对拒绝入学的学生进行早期介入,提供帮助。特别是对于校园霸凌、机械性课业负担等问题,学校要积极作为。最后,政策引导,加强科普。配合“双减”政策,通过媒体进行宣传,比如科学解释“拒绝入学”的复杂性,破除“问题孩子”污名化认知等,鼓励学校和家庭及早关注并寻求帮助,同时引导社会参与关怀学生。

重庆公务员面试交流群

进群查看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添加 省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