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重庆公务员 >  笔试题库 >  笔试模拟 > 

2025重庆公务员行测模拟题:言语理解(2.19)

2025-02-19  | 

【导读】2025重庆公务员行测模拟题:言语理解(2.19)。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备考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重庆金标尺教育获取。

【言语理解】我国水资源短缺,50多个沿海城市中有40多个严重缺水,海岛、苦咸内陆地区也急需淡水资源。解决水资源不足难题,要节流也要开源,海水淡化就是一个开源的好途径。

我国是海洋大国,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淡水,向大海要水喝,是我们的现实选择之一。更何况,淡化海水不淹地、不移民、不争水、不受气候变化影响,具有独特的优势。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研究始自20世纪60年代,经过多年努力,现已具备一定产业基础,但仍存在一些瓶颈,包括海水淡化成本高、工程化应用还不够、一些地方水资源利用观念有待转变等。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海水淡化是我国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必要途径

B.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及水资源观念等亟待改进

C.结合我国国情,海水淡化优势颇多

D.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发展困难重重

 

答案&解析

【答案】B。金标尺解析:意图推断题。

文段首先指出海水淡化对于解决水资源问题是个很好的途径,并分析原因;尾句通过转折词“但”引出问题,指出我国在海水淡化还存在一些技术和观念问题。因此文段为分总结构,重点为尾句转折之后的问题,根据问题引申对策,文段作者意在强调海水淡化应解决技术和观念问题。对应选项,

B项是针对文段问题提出的对策,当选。

A、C两项,强调的是海水淡化的好,仅能对应到文段前半部分,非重点,排除;

D项,为问题项表述,非重点,且“技术发展困难重重”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提及,排除。

故本题答案为B项。

【文段出处】《别让淡化海水堵在瓶颈》

重庆公务员备考交流群

进群查看 备考资料

金标尺

扫码添加 省考交流群 ,随时随地了解考试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