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名言: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典出:《增广贤文·上集》
释义:人在得到荣誉的时候,应考虑到可能遭受的耻辱;平安无事的时候,则要想到可能发生的危险。
相关评论:《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该书对人性的认识以儒家荀子“性恶论”思想为前提,以冷峻的目光洞察社会人生。
2.名言: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典出:《韩非子·五蠹》
释义: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也不肯放开。
相关评论:韩非,又称韩非子,中国古代思想家、哲学家和散文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韩非是法家思想之集大成者,集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和慎到的“势”于一身,将辩证法、朴素唯物主义与法融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大量言论及著作。其学说一直是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治国的思想基础。
3.名言: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典出:杨万里《秋凉晚步》
释义:古人认为秋天是悲伤的,我却认为未必如此,轻微的寒意,正好是令人舒适的天气。
相关评论: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进士。在中国文学史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南宋四家”、“中兴四大诗人”。他作诗20000多首,只有少数传下来。
4.名言: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
典出:《隋书·帝纪·卷二》
释义:君子在社会上立足成名,尽管需要修养的品行有很多方面,但只有忠诚和孝顺才是最首要的。
相关评论:《隋书》,“二十四史”之一,是唐代魏征主编的纪传体史书。唐太宗皇帝想以史为鉴,以知兴替,命贤臣谏官魏征撰写《隋书》。《隋书》保存了南北朝以来大量的典章制度,叙述了自汉至隋凡六百年中国书籍之存亡、学术之演变,是对中国古代书籍和学术史的第二次总结,也是对中国学术文化史的一大贡献。
5.名言:正身直行,众邪自息。
典出:《淮南子·缪称训》
释义:为人纯正,行动坦直,所有的邪恶的行为就自然会止息。
相关评论:该书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嫦娥奔月”“塞翁失马”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