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首个建在城市“零工族”聚集场所的劳动者驿站正式投入使用。不仅是江苏,湖北、四川、云南等地也有类似实践,为“零工族”提供免费热饭、免费热水、临时休息、提供应急药品等暖心服务,后者通过登记等相关程序,使用身份证即可刷卡进入。
“零工族”,原指三五成群在路边“劳务市场”揽活的户外劳动者。这些年来,共享经济快速发展,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灵活就业人员规模日益壮大,已成为“零工族”新的代名词。
就业是民生之本,灵活就业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就业形态。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月7日,全国外卖员和快递员有1700万人。零工经济已然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一部分,关爱灵活就业人员已成社会共识。此前,最高法、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曾出台关于加强该群体权益司法保障的意见。而自2020年起,“网约配送员”等也成为人社部正式发布的新职业。
现在,“零工驿站”的出现,不管是对灵活就业群体,还是对用工企业,都是一种双向互赢的善举,有利于促进灵活就业,丰富就业渠道,为灵活就业群体提供一个安心就业的务工渠道,还能有效缓解企业“招工难”问题,为用工企业提供一个放心用工的公益平台。既方便快捷,又便民周到,值得推广和借鉴。
但当前,灵活就业人员仍普遍面临不了解政策法规、缺乏核心职业技能、权益受损举证难等困境。如何充分发挥“零工族”驿站作用,不断探索创新服务方式和路径,仍需要持续努力。
在硬件配备上,针对灵活就业群体的特点和根本需求,要立足“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办站宗旨,追求“小而精”,应配备解渴解暑、日常急救、休息等候等基本便民服务设施,在功能配备上尽量保证齐全,为零工求职者开辟就业港湾,为他们提供一个遮风挡雨、冬暖夏凉的求职场所。
此外,在软件完善上,要不断提升信息发布灵活度,增强线上+线下的服务水平。一方面,对照零工行业类别进行分类,针对小时工、季节工、劳务派遣工等不同的工作性质,搜集相关企业的用工需求,在“零工驿站”就业宣传栏张贴或滚动播放每日用工信息,同时开辟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和定制App等线上渠道专项整理推送信息,确保零工求职者能第一时间掌握求职信息,促进人岗精准对接匹配,提升双方满意度。另一方面,要建立用工企业和灵活就业群体的动态跟踪反馈机制,定期了解双方的需求变化,对于供需双方出现的劳务纠纷,要保持公正中立的态度和原则,提供维权指导和矛盾调解等服务,有效打通基层就业“最后一公里”。
期待更多地方以此为榜样和参考,直面当下社会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面临的困惑,建成更多更完善的“零工族”驿站,以实际行动补齐劳动权益保障短板,让越来越多的灵活就业人员感知城市的体温。